首页

女女视频调教

时间:2025-05-24 03:53:01 作者:互联中国公益行动|以科技精度,让基层养老在“幸福里”升温 浏览量:24695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空中无人机、地面监测仪、地下传感器……这个农业示范基地满满都是“科技范

  中国日报石河子电(记者 秦峰)9月23日,采访团一行来到新疆天业集团蘑菇湖现代农业棉花种植基地,无数的棉絮蓬松地堆积在枝头,从远处望去,就像一望无际的白色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棉絮轻轻晃动,如同白色的海浪在缓缓起伏,阳光洒在上面,使整个棉田熠熠生辉。

  上千亩的棉田,却不见一处水渠。“这是由我们天业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口径输水管材,它浅埋于地表,实现了以管代渠,在降低投入成本的基础上,有效防止了水资源的渗漏和蒸发,节水率达10%以上,同时也提高了输水效率。”新疆天业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占东自豪地说,我们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盐碱地综合治理、生物可降解地膜研发与推广等现代农业前沿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为农服务的农业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

  来到灌溉首部,一个个黑色的塑料悬浮球紧密地覆盖在水池表面,其在降低水资源蒸发的基础上,有效维持了水温,同时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在水池的上方,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将收集的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储能设施,稳定供应基地泵房和各类设施24小时使用。

  走进田垄中,一条条细长的小流量滴灌带在地膜覆盖下紧贴着棉花作物根系整齐排布。“滴灌极大节约用水,而覆膜防止水流失。”马占东说,相比普通的滴灌带,小流量滴灌带有效将棉田用水量控制在280立方米/亩/年,达到棉花种植所需的最佳用水量,仅此一项,年节水率超15%以上。

  马占东介绍,我们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断研发迭代新的节水灌溉产品,推出了压力补偿滴灌带、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小流量抗堵滴灌带等滴灌产品,应用作物达40多种,累计在全国各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超1亿亩,并成功出口至17个国家,在海外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16万亩。

  空中无人机、地面监测仪器、地下传感器……在蘑菇湖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田间地头满满都是“科技范儿”。在这里,万亩农田实现一人管理已不是新鲜事。

  “土壤墒情监测仪、一体化气象站、虫情测报仪、视频监控等设施,实现“墒情、虫情、气候、苗情”四情监测,管理人员可远程实时查看各环境参数数据及趋势,并根据数据反馈作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态势,助力农业生产。”天业智慧农业公司技术员王士伟说,带着遥感天线和光伏板的自动控制输水阀与滴灌系统组成智慧灌溉系统,用手机APP就可实现“一键”操作,远程控制阀门实现自动启闭。

  除此之外,该基地充分应用大数据平台,集成“空天地”一体化农情反馈技术,通过对照不同作物全生命周期生长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应用预设的专家决策控制逻辑模型,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自动化调控,实现农业管理少人化、决策智能化。

  如今,通过数字赋能、科技赋能让蘑菇湖示范基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马占东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争当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排头兵,以科技为引领,打造出创新、高效的国家名片,交出亮眼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 毛卫华|秦峰)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之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诠释智慧生态古茶林

“你看我们实验室,随着时间积累、任务变化,技术一直在发展,名字一直在变化。”团队负责人贾贺对记者分析,他指着2019年9月设立的“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标牌跟记者说:“‘进入’、‘减速’然后‘着陆’,这个名字的变化,反映出随着国家往更远的深空探测,我们的技术不断创新。”

强化大学中学衔接 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

同时,该县还借鉴了“清单制”管理办法对各项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联合周边地区开展联防联控合作机制;通过“铁腕治污”等手段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有效推动了工程进展并提升了治理成效。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网红采购商“种草” 广交会全球“圈粉”

公路人员流动量16367万人次,环比下降2.8%,比2023年同期增长7.1%,比2019年同期增长0.2%。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3132万人次,环比下降3.5%,比2023年同期增长4.6%,比2019年同期增长33.4%;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235万人次,环比增长0.4%,比2023年同期增长18.6%,比2019年同期下降50.2%。

补农田水利设施短板 山西今年将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

特区设立以后,深圳秉持“绿城相依”理念,并明确以自然河川、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经历四十来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荔枝公园、人民公园、儿童公园、洪湖公园以及仙湖植物园,到最新的梦清公园,“推窗见绿、开门进园”的城园相融格局。

浙江计划至2027年选树100名科学企业家 以人才促发展

在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东引路高岛路交叉口,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楼栋之间道路平整,绿化齐备;不远处的空地上,各类儿童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崇明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基地,总建筑面积12.66万平方米,包含27幢住宅,能为1000多户动迁居民提供新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